定義”正常”的母乳哺育方式
撰文/Prof. Jacqueline Kent,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,
Hartmann Human Lactation Research Group,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,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
翻譯整理/mamaway
Hartmann Human Lactation Research Group,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,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
翻譯整理/mamaway
◎喝母乳的寶寶會根據自己的成長速度控制母乳的攝取量。
◎即使是在正常發育的情況之下,每個母乳寶寶的哺育模式都不盡相同。
◎在寶寶長至1至3個月期間,每餐吃母乳的速度會越來越快,每餐攝入的母乳量越來越少、用餐次數越來越多,但每日的總母乳攝取量差不多一樣。
◎哺乳的媽媽若能先知道嬰兒哺乳行為的差異與變化,會大大改善她們對自己母奶量的信心。
每一對父母親都需要充分瞭解寶寶攝取母乳的實際需求,建立正確的觀念後,才能夠堅持餵養母乳的使命,同時避免不必要的添補配方奶。近日一份對於新生兒的母乳攝取量提出有力數據,即使是正常發育的寶寶,攝取母乳的差異仍是極為不同的。這份資料讓父母親能預先知道全母乳哺育時期會出現的變化,能增強父母及醫療人員在哺育母乳時的信心。
多數母親都知道全母乳是哺育嬰兒最佳方式,超過75%的母親一開始會選擇全母乳哺育,然而全母乳的哺育率卻在寶寶6個月大時跌至低於11%,遠低於Healthy People 2010年所呼籲的目標 – 讓50%的母親以全母乳哺育至寶寶6個月大。媽媽認為自己的奶水不足是最常見到放棄哺育母乳的主因 - 媽媽對奶量是否足夠的認知、對寶寶攝取母乳量的預期不符,令父母感到沮喪,也讓媽媽對自己的母乳餵養能力失去信心,進而引發停止哺乳或引入母乳代替品的開端。
奶粉的消化速度比母乳慢很多,會延長飽足感時間;母乳中所含有的酪蛋白濃度較低,較容易被消化,因此寶寶很快就會想要再喝母乳
1 一般的奶粉產品都會附上寶寶的攝取奶粉的時間與份量建議,而多數的媽媽或照顧者讓寶寶吃完奶粉產品的建議攝取量。
2 在母乳中含有一種叫做瘦體素的蛋白質(leptin)能控制食慾,但配方奶裡沒有,所以配方奶會削弱寶寶自我調節食量的能力。
3 奶粉的消化速度比母乳慢很多,會使寶寶的飽足感時間延長,所以吃奶粉的寶寶進食頻率也會低於母乳寶寶。
4 母乳中所含有的酪蛋白(casein)濃度較低,較容易被消化,因此寶寶很快就會想要再喝母乳。
因為上述的原因,造成了母乳寶寶跟配方奶寶寶的不同哺乳行為。母乳寶寶吃完一餐後很快又想要再吃奶,媽媽可能會以為寶寶上一餐吃得不夠飽,並因此產生誤解,以為是自己奶量不足。
研究顯示:發育正常的母乳寶寶,每天喝母奶4~13次;每天吃的奶量從478毫升~1356毫升不等
父母親需要知道母乳寶寶的的哺乳行為有廣泛的差異。刊登在Pediatrics的一篇研究顯示,根據1~6個月嬰兒的研究 (Kent et al., 2006)指出,母乳寶寶與配方奶寶寶的哺乳行為並不一樣。發育正常的母乳寶寶,每天的哺育次數從4次至13次不等,約13%寶寶每餐只吃一邊乳房,約30%寶寶每次吃邊兩邊,餘下的有時吃一邊、有時吃兩邊,偶爾也會密集換邊吃奶。研究人員讓每位媽媽在24小時內,在餵奶前、餵奶後量測體重,以量度寶寶每次吃下多少母乳。結果顯示,寶寶一餐所吃到的奶量從 0毫升(即嬰兒“乾吸”,並無吸取乳汁)至240毫升不等。哺乳頻率較疏的寶寶,每餐會比頻率高的寶寶吃到更多的母乳。然而,這並不表示每個寶寶所攝取到的母乳總量一樣。在正常的、全母乳餵養的嬰兒中,每天吃到的總奶量從478毫升到1356毫升不等,會因每個寶寶產生極大差異。
研究人員同時採集了哺乳前後的母乳樣本推算發現:嬰兒平均每次只會吃掉媽媽乳房中67%的乳汁,而且一天只會有一次真正清空乳房。這表示嬰兒能按自己當時的胃口而控制吃奶量。此外,研究人員估算嬰兒每天吃下的總脂肪量從15克至50克不等,且與餵乳頻率沒有直接關係。
這個研究結果有助讓父母和醫務人員知道,在正常的母乳寶寶當中,哺乳行為和母乳攝取量都有很大的差異,更不能用奶粉供應商所提供的參考數字來做衡量!然而,如果嬰兒比平常吃得較少或吃得較快,或者媽媽感到自己乳房沒以前那麼硬或腫漲,媽媽仍可能會有所擔心。
研究顯示:1~6個的正常母乳寶寶,喝奶時間頻率漸減、喝奶時逐漸縮短、每次喝奶量增加,哺乳行為約在第3個月之後穩定下來
另外一個研究(Kent et al, 2013)記錄了寶寶在1~6個月期間的吃奶頻率,明確結果顯示:每個月隨著寶寶成長,哺乳次數都有很大差異,但平均來說哺乳的頻率會在第1至第3個月間逐漸遞減,之後便穩定下來。
至於每次哺乳的時間在每個月也有很大差異,寶寶從1~6個月的哺乳時間會逐漸縮短,但不用擔心,寶寶只是變得更有效率的喝奶,寶寶每次能吃到的奶量從第1個月起逐漸增多,至第3個月會穩定下來。根據這兩個變化,寶寶從滿月後至第6個月每天攝取到的母乳量基本不變。奶粉生產商應要留意這項資料,以改善它們提供的餵哺建議。
即使寶寶已經6個月大,吃夜奶的行為仍是正常的。研究顯示,餐與餐之間的最長間隔(如半夜那幾餐中間相隔的時間)會在滿月後至第3個月慢慢增長,這反映出寶寶的食量增加或是胃容量變大的發展。
這兩項研究有助於增加父母親的信心,同時瞭解寶寶頻密喝奶的行為是正常的,並不是因位媽媽奶量不足。該如何正確評估寶寶的吃奶量和添補奶粉的需要,父母和醫護人員應該使用客觀的臨床指標,例如是嬰兒的成長情況等(參考世界衞生組織的國際兒童生長標準)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